AxisNow 理念
了解 AxisNow 背后的产品和工程哲学,团队文化。
如果您阅读了行业术语,了解一些概念后,并也使用过相关的产品。接下来您可以了解我们如何打造 AxisNow。
我们的工作文化
做好产品背后一定需要一个好团队,而好团队有需要建立一个好的文化基础上。
为人们创造价值,解决问题或创造全新的体验。
想清楚再干,宁愿不干,也别瞎干。
把每件小事做到 100 分,做有积累的事情。
开放、创新和多元思维。摒弃过去的思维和方法,拥抱 AI 和现代生产力工具
自驱和自律,不需要人管理,能抗压不骄傲,经常反思和持续改进。
保持公开、诚实和透明的态度,重视和珍惜信任。
擅长和内外部合作。高效的表达和沟通。
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
德才兼备
做好一个产品有 4 个步骤
当你建立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团队,接下来就是通过实际的工作磨练团队。
我们如何保持简单
如何做出简洁的产品,需要很强的产品能力,专业知识,需要判断力,需要抽象思维,需要好的品味,才能削减不必要的东西。具体来说,我们在行业中看到的问题:
云厂商割裂的产品线
许多 CDN、WAF、DDoS、DNS 等产品是完全独立的产品线,由不同的团队打造。这在解决单一客户问题时很有效,一旦客户需要的是多点问题的组合,这种形态下的解决方案带来低效的部署维护问题。并且由于数据不互通导致安全和加速效果大打折扣。
越来越臃肿的 Cloudflare
即使像 Cf 这样的产品,但由于历史包袱他也是按上述思路设计的。很高兴看到他们也发现了此问题并不断改进。如果您有兴趣可阅读官方博客。
多年来,我们一直将应用安全功能与市场定义的产品类别进行划分,例如 Web 应用防火墙 (WAF)、DDoS 防御、机器人管理、API 安全(API Shield)、客户端安全(Page Shield)等等。这导致我们不得不人为地将原本高度集成的单一平台分割开来。
这种分离有时会指导实施决策,导致为同一目的构建不同的系统,这使得我们的用户更难以采用我们的功能并为他们的环境实施简单有效的安全态势。
如今,我们秉承用户反馈,并秉持着不断创新简化的理念,回归本源,打破人为的产品界限,并重新修订仪表盘,以凸显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最终目标始终不变:让保护您的网络资产变得无比轻松。

千篇一律的后来模仿者
Cloudflare 作为行业领导者造福了许多人(包括行业后来者)。但阿里云 ESA、腾讯云 EO 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新,除了覆盖特定地区的网络以外,无论从功能、UI、产品理念没有一家可以超越 Cloudflare。一些自建 CDN 系统他们看起来也都千篇一律,延续了 10 年前的设计思想。


AxisNow 第一性原理创新
AxisNow 的团队在上述领域有深厚的背景知识和实践经验,既然要做一个创新的产品,上述的产品形态都不是我们想做的。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深度思考和集体智慧的碰撞,AxisNow 产品源于以下洞见:
本质上,此类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都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
一个健壮的网关/代理。处理 L3-L7 流量。
多种连接和流量路由方式。涉及到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或系统层。
强大的流量控制能力。执行策略、插件或规则。
网络层例如 DDoS 暂时不在我们考虑范围(虽然我们过去曾做过基于 DPDK 的 DDoS 清洗系统,并部署在 3Tb 以上的 CDN 全球网络,服务了众多客户)。当前仅考虑应用层流量代理产品,基于上述理念,我们高度抽象了 AxisNow 三步核心工作流:
构建您的边缘:轻松构建一个高性能、高可靠、多功能的应用代理网关。
连接您的端点:通过多种连接组件和流量路由方式让边缘可接管应用流量。
控制您的流量:一个站点无关的强大的策略引擎。摒弃以站点、域名或产品类别的配置思想。
基于这样的抽象设计,使得 AxisNow 可以灵活支持复杂多样化的需求:

我们如何确保生产就绪和可持续发展
即使我们完成了第二步产品也并不能立即投入市场,接下来有更困难的挑战。通常来说基础设施软件会采用开源的策略,通过社区的力量确保信任和生产就绪。
我们虽然有开源的计划,但由于一些原因我们放缓了开源的时间:需要投入专门的人员维护社区版本;不利于敏捷迭代。
好在我们的团队对网关技术非常熟悉,我们过去也构建过大规模高性能的网关软件,所以我们优先采取云服务和 SaaS 产品的方式进入市场,并通过以下方式确保生产就绪和可持续发展:
内部高效的自动化黑白盒测试。
外部产品设计伙伴客户测试。
公开早期用户测试。
建立迭代反馈机制,持续改进。
逐步完善 SOC 2 等高合规要求。
我们视口碑为生命,逐步建立品牌信任,依靠口碑发展。
确保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流健康发展,不是一夜之间消失。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